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精准了解药物中毒性耳聋,别让清华失聪女博士的童年悲剧再上演

发布时间:2022-03-23 10:46 点击量: 1067次

      3月3日晚,清华失聪女博士江梦南的故事在央视“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上播出,无数国人为之感动。


今年29岁的江梦南,出生于郴州宜章县莽山瑶族乡永安村,半岁时因患急性肺炎,误用耳毒性药物导致重度神经性耳聋,听力完全丧失。从此,江梦南和她的父母选择了一条无比艰难的读“唇语”练发音的求学之路,跨过了人生中一道道看似不可逾越的山峰,2018年,她成功走进清华大学,攻读生物信息学博士。


江梦南吃过的苦常人难以想象,我们在钦佩她祝福她的同时,也关注到一个关键信息:导致江梦南失聪的“耳毒性药物”到底是什么?如何避免“药物中毒性耳聋”?



什么是耳毒性药物


通俗来讲,耳毒性药物就是可以导致耳聋的药物;耳毒性药物的专业解释是指毒副作用主要损害第八对脑神经(位听神经),中毒症状为眩晕、平衡失调和耳鸣、耳聋等的一类药物。


这类药物经口服、肌肉注射、静脉注射、局部创面敷用、体腔或椎管注射、中耳滴药等途径进入人体后,均可对内耳产生毒副作用,孕妇使用该药可经胎盘损害胎儿的听力。


据上海市某区对2407例后天聋哑人调查,因药物致聋者851例,这些患者因使用某些药物治病或人体接触某些化学制剂所引起的位听神经系统中毒性损害而产生听力下降、眩晕甚全聋,比例高达35%。  


在20世纪40年代以前,本病并不多见,只有因疟疾服用了大量奎宁所引起的中毒性耳聋。此后,由于抗生素的广泛运用以及其它的化学药物应用,发生药物中毒性耳聋的患者与日俱增,以致成为位听神经疾病主要的致病原因。


当前已知的耳毒性药物已达100多种,主要包括氨基甙类抗生素、治疟疾药、止痛剂、利尿剂、麻醉剂、抗惊厥药、抗炎药物、抗癌药物、抗结核药物、心血管药物、避孕药及砷、汞等制品,其中以氨基甙类抗生素致聋者多。大致分类如下:


1.氨基糖甙类抗菌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小诺霉素、新霉素、托布霉素、洁霉素等。氨基糖苷类药物是一类毒性较强的药物,不宜用作轻、中度感染和门诊一线用药。本药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循环,从而引起先天性耳聋,孕妇应避免用药。对新生儿和婴幼儿应慎用,因为药物在其内耳停留时间更长。


2.非氨基糖甙类抗菌素:氯霉素、紫霉素、红霉素、万古霉素、卷曲霉素、春雷霉素、里杜霉素、巴龙霉素、尼泰霉素、多粘菌素B等。


3.水杨酸盐:阿司匹林、非那西汀、APC、保泰松等。其受损部位为耳蜗底,故初期表现为高频听力丧失,并可引起耳鸣、眩晕、平衡失调,耳部症状可停在停药后24-48h消退。


4.利尿剂:速尿、利尿酸、汞撒利等。利尿酸易引起暂时性或永-久性耳聋,对肾功能不全者更易导致耳聋。


5.抗肿瘤药物:顺铂、氮芥、博来霉素、氨甲嘌呤等。氮芥、顺铂等可引发听力障碍,出现不可逆的高频听力丧失,且与用量和用药时间成正相关。


6.中药:乌头碱、重金属盐(汞、铅、砷等)。


7.抗疟药及其他:奎宁、氯奎、心得安、肼笨达嗪、胰岛素、碘酒、洗必泰等。奎宁、氯喹的主要损害部位在内容螺旋神经节而非感受上皮,引起耳鸣、耳聋,表现为低频区听力减退。


药物中毒性耳聋临床表现


药物中毒性耳聋主要表现为听觉系统的慢性中毒,以耳聋、耳鸣为主。


耳聋多在用药后1~2周出现,逐渐加重,半年后逐渐稳定。耳聋多双侧对称,以高频听力损失开始,渐向低频扩展,少数人会继续恶化,全聋。耳鸣多经久不息,加重患者痛苦。


耳毒性药物还可造成肝、肾、造血、内分泌、神经系统等全身性损伤。不同药物致聋各有其特点,氨基糖甙类抗菌素致聋表现为早先出现4kHz以上高频听力下降,因语言频率尚未受累,患者常不觉耳聋,此时立即停药和采取治疗措施有可能制止耳聋发展。此外,该类药有明显的家族易感性,用药量与中毒程度极不相称,少量用药即可导致不可逆的重度聋。


利尿剂致聋多为可逆性的,早期停药后听力可恢复,但肾功能不良或与氨基糖甙类抗菌素合并使用则会造成永-久性聋。阿司匹林、心得安、肼笨达嗪等致聋也为可逆性的,及时停药耳聋也可恢复。


药物中毒性耳聋的治疗与康复


耳药物中毒重在预防,应严格掌握各种耳中毒药物的适应症,防止滥用。对有家族中毒史和肾炎患者,应忌用氨基糖甙类抗菌素。对婴儿、老人、孕妇、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应忌用耳毒性药物。避免利尿剂、抗癌药与氨基糖甙类抗菌素联合使用。在应用耳毒性抗生素治病时,定期复查听力,一旦病情许可,应立即停药。


治疗应早期进行,以神经营养药物为主,如维生素A、复合维生素B、ATP、辅酶A、高压氧等,中药苍术、生地、枸杞等对内耳亦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一旦发生药毒反应,应立即采取解毒措施:1.解毒,静脉注入10%葡萄糖酸钙20ml或葡萄糖液加维生素C或氢化可的松滴注,每日一次;2.脱敏,如扑尔敏等;3.脱水,注40%葡萄糖;4.神经营养药和血管扩张药等。


早期轻度中毒者,听力多可恢复,对于中毒时间较久的耳聋,一般治疗方法无明显效果,可选配适宜的助听器或行电子耳蜗植人后进行听觉语言康复。


基因筛查排除药物性耳聋易感者


因为用药不当,每年都有儿童在打了一支退烧针之后,就陷入无声的世界……”据我国有关部门发布的《儿童用药安全调查报告白皮书》统计,全国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率为12.5%,是成人的2倍。


据统计显示,每100人当中就有3~5人携带“耳聋突变”基因,且基因的遗传率很高。携带这种基因的人群除了不能使用氨基糖苷类药物之外,多种抗生素对他们来说也都具有危险。早年在不了解这种基因的时候,容易发生打退烧针“一针致聋”的悲剧。


随着医学的进步,现在通过基因筛查,已经可以明确判断出哪些患者是药物性耳聋易感者,只要这类人群不接触氨基糖甙类等耳毒性药物就不会发生听障,从而防止“一针致聋”的悲剧发生。


据了解,为减少听力残疾的发生率,当前国内医院开展基因筛查耳毒性药物易感者会有“三级预防”机制:一级预防是“未雨绸缪”,指的是在孕前期做好遗传性耳聋基因筛查;二级预防是“忍痛割爱”,即在孕期做好产前诊断;三级预防是“亡羊补牢”,是在孩子出生后及时做耳聋基因筛查,及早进行医疗干预,尽可能避免耳聋的发生。


正在北京参加“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郴州市人民医院院长雷冬竹此次提出“强化听力残疾医疗救助,促进人口健康发展”的建议,她认为,预防是经济有效的健康策略,希望能在全国范围推动听力及基因联合筛查列入新生儿必查项目,检测费用可纳入医保报销范畴,同时对筛查出的耳聋患者提供多方面的治疗和康复保障,政府兜底保障听障儿童人工耳蜗手术。




上一篇:3人服毒1人死亡!急性有机磷中毒处置注意事项 下一篇:急性乌头碱中毒如何针对性救治?专家共识来了!